報考咨詢:

010-69409588

主頁 > 教育教學

教育教學

教育教學

 教學管理制度

 
教學計劃和教學運行管理制度
第一條  教學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指導思想
教學工作是學院經常性的中心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培養高素質的合格人才是學院的根本任務。學院各級領導、教師、職工,要認真貫徹國家教育方針、《高等教育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等,保證正確的辦學方向,不斷增強辦學活力。
組織領導
教務處是學院教學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在主管院長、教務處長領導下,對學院的教學工作、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發揮核心管理作用。負責全院教學的總體籌劃,宏觀管理、監控和評估。二級學院是一級教學實體,主要負責教育教學的日常組織和管理。
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組織管理教學的主要依據。各專業教學計劃,在教務處統一組織下,由二級學院根據高等教育的有關規定和要求,按照本院專業建設的要求和特點,負責組織制定,經院長批準后執行。
教學計劃相對穩定,一經批準,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隨意改動。需要調整時,應經教務處同意,重大變動要報請院長批準。
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各門課程教學的依據,應組織任課教師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和有關專業指導委員會提出的參考性大綱,結合本院實際按“少而精”、“學到手”、“能管用”的原則制(修)訂,任課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認真研究和精心組織教學,精選內容,研究教學方法。
對任課教師執行教學大綱的情況應進行經常檢查,確保教學大綱的執行。
教學日志(或稱課程教學計劃進度表)
教學日志是對授課內容、方式和進度所做的具體計劃,任課教師應認真研究制訂具體計劃,經教務處批準后認真執行,且每學期開學兩周后送交教務處備案。
教學執行計劃
教學執行計劃是全院每學期教學活動的總安排,對有計劃、有秩序地安排教學,穩定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作用,由教務處指導二級學院統一編制。  
1、編制教學執行計劃的依據是各專業的教學計劃;
2、教務處于每學期第十四周前編制下學期全院教學執行計劃表,并于第十五周下發;
3、第十六、十七周分院填報授課教師名單和教材選購計劃表;
4、第十八周教務處對全院有教學任務的教師授課情況匯總,必要時可抽查部分新聘教師進行試講,而后經主管院長批準執行。
5、凡經批準的主講教師,若有特殊情況需要調換時,須報教務處審批。
教學檢查
教學檢查是全面了解教學情況,及時解決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教學改革,完成教學工作計劃,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學院、教務處、分院都要重視并抓好經常性的教學檢查工作。一般開學初兩周重點檢查教學秩序情況,期中全院性教學檢查,由教務處提出全院檢查重點和計劃,依二級學院不同專業、課程的情況確定檢查方式,并在教學檢查后提出解決存在問題的意見和措施。
八、 教學檔案
教學檔案是教學組織實施中形成的重要歷史資料,包括上級文件、教學計劃和大綱、教學執行計劃、課程表、題庫及考試成績、師資力量、教學研究資料等。教學檔案應有專人負責,科學分類,妥善保管,方便查用。
 
第二條  課程開發和建設規定
課程建設是學院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學建設,對于發展學院教學特色和優勢,提高教育質量,保證人才培養規格,推動學術發展都具有長期性、基礎性的重要作用。加強課程建設的管理不只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科學管理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課程建設的基本規定:
課程開發工作程序
在調研、論證和教育需求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開發新課程的意向性意見。開發新課程的意見應提交教學指導委員會研究,由教學指導委員會相關學科組做出決策性論證意見。由學科專家負責人負責組織,制訂參考性教學大綱,確定教學目標、內容、進度,報學院審批。
制定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實施課程教學的基本依據。教學大綱包括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要求、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范圍、深度,以及體系結構,教學進度、教學方法和課內、課外學時比例和主要參考書目等內容。
教學大綱應根據學科發展的情況,對課程基本教學內容以及對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提出“少而精”、“學到手”、“能應用”的基本要求和措施。
選擇、引進教材
引進或編寫教材是課程建設的重點,又是教學實施的基礎。課程內容的先進性、科學性都要通過教材來體現。教材的內容要注意與相關課程的銜接,教材的體例、格式要與學院及專業的教學特色相適應。
要選擇或編寫一套配合教材的教學參考資料
包括本課程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有關課程的習題和解答等相關資料。
要制訂規范、可行的考核辦法
針對課程特點制定規范、可行的考核辦法,應以著重考核基本內容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己朔椒η蠖鄻踊?,筆試是主要形式,也可輔以口試、小論文、讀書報告、實踐活動報告等靈活多樣的形式。要重視平時考查。平時考查也應制訂明確而科學的辦法,規定記分的比例。要制訂明確的訓練要求,針對不同階段的教學要求,應配合以不同的作業形式和作業量,內容應相對穩定,既要達到作業的應有效果,又要照顧學生學習的合理負擔。
六、摸索總結符合教學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
要根據教學原則和課程的特點積極研究教學方法的改革。課堂教學應著重講清教材的思路、知識內在聯系,啟發學生的思維。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要積極探索教書育人的重點、途徑和方法。
七、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技術
根據課程本身的特點,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技術。例如制作多媒體課件、幻燈片或錄音帶、拍攝或復制教學電視錄像片,配備教學電影、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等。
八、建立具備課程開發能力的骨干隊伍
在組織課程開發的過程中,要善于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以設置項目助理或項目主任的辦法,瞄準適合引進又具備條件的國外優質教育項目或國內具有發展潛力的熱門專業或課程,組織定期跟蹤、調研,適時論證立項,進行引進、改造或嫁接,逐步形成具有學院特色的課程開發成果,并在開發過程中提高他們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并對優秀者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三條  制(修)訂教學計劃的規定
教學計劃是學院教學工作的最基本文件,它是直接體現學院培養合格人才的藍圖,是培養專門人才和組織管理教學的主要依據。為使學院培養的人才在思想素質、業務知識、工作能力等方面能主動適應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教學計劃必須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制(修)定。為了加強對教學計劃的制(修)訂工作的管理,根據我院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規定。
一、專業的教學計劃制(修)訂權在學院,教務處具體負責,由學院和二級學院教務負責人和學科帶頭人組成教學計劃修訂工作小組,在實施研究基礎上,反復、廣泛征求意見后,提出制(修)訂教學計劃的方案。
二、制訂教學計劃的原則是:遵循國家教育方針和“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思想;遵循教育、教學基本規律,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和綜合提高;充分體現整體的優化;努力體現辦學特色,全面實施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三、各專業制定的教學計劃方案必須包括有下述內容的文字說明:
1、培養目標和基本要求。實現培養目標是學院一切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歸宿,直接涉及到專業方向、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時間分配等方面?;疽笫菍Ξ厴I生德、智、體、美等諸方面畢業時應達到的具體質量標準。所以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在認真研究貫徹國家對高等教育所規定的培養目標和基本要求,遵循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規定,并與本專業具體情況相結合,培養目標應包括培養方向、使用規格、規范與要求三個內容。
2、學制與修業年限。
3、課程設置。課程設置對實現培養目標和基本要求所決定的專業方向將起重要作用。因此,在制(修)訂教學計劃時,必須明確課程結構和主要教學環節,并對主要課程提出教學的基本要求。
4、教學進程總體安排。應對理論教學、實驗教學、集中實習、實訓、考試、考查、社會實踐、畢業論文、畢業教育等環節做出安排。同時注明公共課、基礎課與專業課學時數、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學時數的比例。
5、其他有關本專業的要求與必要說明。
四、教學計劃的審定和實施。
主管院長召開會議對各專業教學計劃草案進行審議,院長批準后執行。教務處負責組織檢查教學計劃的實施和監督。
五、教學計劃的穩定性。
為保證教學計劃的嚴肅性和教學秩序的穩定性,教學計劃不能任意改變。如確實需要進行調整,分院應綜合各方面意見,提出調整方案,報送教務處經主管院長召開會議審定。                            
六、教學計劃的修訂。學校應根據教學計劃的執行情況和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求實施組織修訂。教務處首先應提出修訂教學計劃的基本原則和課程的安排原則,并組織修訂工作。修訂后的教學計劃,由教務處及時印發并組織實施。 
 
第四條  教學研究工作制度
積極組織和開展教學研究(含科研,下同)是教學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培養合格人才的前提,也是教學內容、教學管理改革的先導。各二級學院、各專業必須高度重視,并組織經常性的教學研究。
一、根據國家教育改革的部署和發展趨勢,結合本院教學實際,研究如何保持和發展學院的教學特色和優勢。
二、關注現代教育理論和管理理論,以及重點高校和民辦高校的發展動態,結合學院實際,積極探討民辦高校發展規律和特點,為學院發展提供決策咨詢性意見。
三、鼓勵任課教師積極鉆研教學大綱、教材,研究教學方法,撰寫教學研究論文,并予以適當獎勵,獲獎優秀論文可作為教師職稱評定的依據之一。
四、鼓勵任課教師積極鉆研民辦高校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特點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努力做好教書育人工作。
五、每學期結束后,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情況,寫一篇教學工作小結,于下學期開學后一周內交教務處。
六、逐步建立相應制度,將開展教學研究取得的學術成果與職稱評定、業績考核、工資評定相聯系。
 
第五條 教材管理制度
一、教材管理工作由學院教務處總負責,分院指定專人負責教材的訂購、發放工作,并管理分院的教材帳目。
二、教材訂購工作由教務處和分院的教材管理人員根據教學計劃和學生人數,核對庫存,提出訂購計劃,由分院院長簽字后于每學期放假前一個月將下學期的教材訂購計劃報學院教務處教材主管人員、教務處長批準后執行訂購計劃。
三、教材購買工作由教務處教材主管人員負責,通過教材供應商、各大書店、出版社等定購正版教材,根據訂購計劃及時報送訂單,保證教材按時到位。
四、教材到貨后,由教務處教材管理人員清點、驗收,辦理教材入庫手續。
五、教材發放工作由教務處和分院教材主管人員負責,憑學生注冊名單,按班領取,填寫教材發放明細表。
六、教務處教材管理人員,要對各部門的教材總帳進行管理,每半年清理、盤點一次,做到帳物相符,并對剩余教材品種、數量做到心中有數。同時,要經常與分院教材管理人員相互交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七、未能準時和沒有上報計劃的教材不予以訂購和簽字報銷(計劃內教材方可訂購、簽字報銷)。
八、任課教師教學所需教材,由分院教學管理人員負責辦理領取手續,教師個人簽字。其中參考書、磁帶用完后要交還。
九、任課教師借閱教材,由分院院長簽字后,辦理借閱手續,教材管理人員要于每學期末前清理欠書教師名單,未能及時歸還和不還者,要從工資中扣除原價書款。
十、學生辦理退學、退費手續,由分院教材管理員按剩余書款的70%退還。
十一、各部門新增教材或變更教材要經主講教師上報教務處備案,方可投入使用。
 
第六條 考試管理制度
考試是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檢測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荚嚬ぷ鞯墓芾硎墙逃虒W管理,特別是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嚴格教學管理,嚴肅考風考紀,確保教學質量特制定考試管理工作制度。
一、考試類型:
各專業課程的學業成績考核形式依據教學計劃規定執行,學業成績考核分考試和考查兩種。其中校內考試又分期中考試、期末考試、課程終結考試和畢業考試。                       
二、命題要求
考試的試卷命題工作由主干教師負責。命題不得超出教學大綱規定范圍,以本學期所學內容為主。試題難易適中,基本題一般占60%左右,有一定難度的應用發揮題,不超過10%,題量一般以90分鐘設計,試卷格式按教務處統一要求為準。分院于每學期期末考試前一周將本次考試試卷(含標準答案要、評分標準)上報教務處審核,不合格試卷要退還重新命題。
三、成績評定
考試課程的成績評定采用百分制評分,考查課程的成績評定以“合格”“不合格”記入成績單??荚囌n程的總成績由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兩部分組成,平時成績占20%(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各占10%),期中考試成績占20%,期末考試成績占60%,課程總評成績在60分以上為合格。
成績評定工作要及時、有效,不出差錯??荚嚦煽儽響诳荚嚭蠖軆葓笤航虅仗?。
四、考試組織
期末考試(包括補考、緩考、畢業考試)工作由分院實施,教務處負責考前準備工作的檢查和考場的巡視??记耙恢芊衷喉殞⒖荚嚲唧w安排報教務處。
五、考試檔案
考試的試卷、考試成績由分院負責建立電子及文本檔案,并于每學期期末結束時,按教務處要求上報本次考試成績總表。學生試卷檔案也需留檔備查。分院考試檔案(包括紙質文檔和電子版文本)應接受教務處的檢查和指導。
 
第七條 教學數據統計報表制度
基本教學數據是學院發展的重要歷史資料,做好基本數據的統計和積累是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必須指定專人,分工合作,及時搜集,準確統計、整理,長期保存。
教務處負責搜集整理并永久保存。
1、每年9月開學初的專業及分專業入學的學生人數;
2、每學期初的聘任教師個人檔案資料及情況分析統計;
3、每年畢業的專業及其畢業人數、結業證書的人數及花名冊;
4、每年9月入學的分專業分班學生花名冊;
5、每年畢業學生姓名、證書號、身份證號等資料登記表;
6、每期全部畢業學生的畢業生登記表
學生處負責搜集整理并永久保存的資料:
1、每年學生獎懲登記表
2、每年退學、休學、復學學生登記表
3、每期畢業學生去向登記及就業率統計表
 
教學質量監控制度
第八條  教學質量評議與監控制度
為確保學院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特制定以下工作制度:
一、學院聘請高校著名專家、教授,組成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對新開專業的設置,教學質量評議,師資隊伍建設等問題進行研究、決策。教學指導委員會每學期召開1-2次會議。
二、成立學科教研室,聘請相關學科有經驗的主講教師任教研室主任,具體負責該門課程教學目標,教學進度制定,教學難點、重點研究,教學質量評估和青年教師培養、指導等工作。學院根據其工作情況,每月給予一定的補貼。
 
第九條  教學管理人員聽課制度
一、主管教學的院長和教務長,每周深入課堂聽課2課時以上;教務處主管教學的工作人員和分院領導每周聽課3課時以上;班主任應隨班聽課。
二、對新教師(含學生意見較多的課程)和新開課程實行跟蹤考查制度。對新開課程和新聘教師試用期的課程,應組織有關工作人員和教師聽課(2-3次),并對所聽課程及時進行研究,做出評價。
三、每學期召開教師研討會和總結會,作為檢查、改進工作、探索改革的重要手段。
 
教師管理制度
第十條  教師教學工作規范
一、明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堅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愛護學生,嚴格要求,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
二、了解所教專業的教學計劃和承擔課程的教學大綱,并根據大綱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填寫教學日志,于開學第二周交分院教務主管人員,由教務主管上報教務處。
三、熟悉教材,了解學生,認真備課,寫出教案和講課提綱;須使用計算機房或其他教學設備時,應至少提前兩天提出申請報相關部門準備。積極開展教學研究,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授課任務的完成 。
四、精心施教,提高課時利用率。充分利用每節課的有效時間,不遲到,不拖堂,不早退,一個月遲到次數達2次以上或早退累計時數達1小時者,從當月課時費中扣除1課時的課時費。變更上課時間須經分院教務主管人員批準。
五、嚴格執行課堂紀律,認真檢查學生出勤情況,并于每月月底將考勤表由分院匯總情況后報送教務處。
六、按照課程教學進度計劃的教學要求,對學生布置作業,并講清作業的目的要求,及時進行批改和講評。
七、嚴格執行有關考試的規定,做到系統復習、合理命題、準確評分,按時上報評分結果。通過考試鞏固知識,改善學風。
八、注意因材施教,對基礎不同的學生應給予不同的答疑安排和學習指導。
九、及時總結和交流教學經驗,認真聽取學生對教學的反饋意見,重視教學評估,改進教學。學期或學年結束后,應寫出教學工作小結交分院教務主管人員。
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學活動(包括培訓、備課、公開課、教學研討等),認真完成學校委托的有關業務工作,對學校教學和管理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十一、保證教學的正常秩序,非因特殊情況一般不在上課期間內請假,必須請假或請人代課的須經校區教務辦批準,申請辭職者,須在2個月以前提出申請。
 
第十一條  教師聘任及管理工作制度
一、應聘教師必須填寫教師登記表,并提供畢業證書、專業技術職稱證書、教師資格證書等證書的復印件,要經過面試、試講才能確定是否聘用。
二、確定聘用的教師,一般要經過一個月的試用期,試用合格者方可簽訂應聘協議書,并發給聘書。合同有效期以一門課的教學時間為準,在應聘期內教師因故不能上崗,需要解除協議,應提前兩個月上報院方。
三、在我院連續聘用三年以上,教學業績優秀者,經院學術委員會考核、認定,報院務委員會審批后,可提高一級工資。
四、教師一般情況下不得缺課。確實因病、因事需要請假者,應提前兩天請假,并辦理停課和補課手續,由教學負責人審批后,方為有效。
五、學院制訂統一的教師系列工資制度。一般情況根據教師的技術職稱,教學效果,課程難度和任課班級的大小確定課時酬金。對部分教學業績突出者實行優績優酬政策。
六、教師其他工作(批改作業、命題、論文修改、畢業設計指導、教材編寫以及特殊項目的教研等)的酬金,學院將根據“保質保量、多勞多得”的原則,根據具體情況另行制定發放標準。
七、根據計劃,教師每學期期中、期末都要按規定出好試卷,試卷分A、B卷,經課程負責人審核后有效。試卷不合要求者,教務處有權退回,并酌情扣除命題費。
八、教師除了完成正常的課堂教學任務以外,還要布置一定數量的課外作業,教師應至少批改1/3, 分院對教師批改作業的情況進行檢查評估,對于未完成批改量或批改不合格者將酌情扣除部分課時酬金。
 
第十二條  專職教師隊伍建設暫行規定
目的
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力量,教師隊伍建設是學院教學管理的重要任務。建立一支熱愛學院、熱愛教學、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專職教師隊伍,對穩定教學秩序,完善管理機制,推動學院建設,提高教學質量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選聘條件
1、具有熱愛學院,熱愛教育事業的品質,能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具有良好的教師形象。
2、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較好的團隊精神,能模范遵守學院各項規章制度。
3、身心健康,精力充沛,碩士以上學歷,具有扎實的外語語言基本功和較強的英語語言交流能力,以及一定的教學經驗或教學能力。
4、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學術研究能力,在某一學術領域具備發展潛力。
選聘方法
1.面向社會招聘符合我院教學需求的專職教師隊伍,主要是碩士學位以上的符合我院專業教學的,有豐富教學經驗和一定的科研能力,能用外文進行專業知識傳授的大學教師(含離退休)以及從海外歸來的中青年優秀人才。
2.從我院現有教師隊伍中選拔業務好,有發展潛力的優秀教師加大培養力度,作為專職教師隊伍的后備力量。
3.應聘教師須經面試和試講初步確定為我院專職教師后,一般要經過三個月試教期。試教期合格報人力資源部簽訂聘用合同,頒發聘書。合同有效期為一年,在合同期內教師因故不能上崗,需要解除聘用合同者,需提前三個月報告院方。
基本職責
1、根據教學大綱和學院教學要求安排授課任務,編寫備課教案和講課提綱。
2、按學院要求完成教學進度和教學任務,遵守教學紀律,保證教學質量。
3、參加學院組織的教學活動,包括培訓、集體備課、公開課、教學研究等,及時總結教學經驗。
4、嚴格執行我院教師教學工作規范條例及相關規章制度,服從學院的教育教學安排。(參見規章制度“教師教學工作規范”)
5、專職教師實行坐班制,周課時量為20節課的教師除教學任務外,還需承擔所在分院的教學研究任務;周課時量為12節課的,除教學任務外,須根據個人特長負責相關的業務管理工作。
檢查評估
1、專職教師要服從學院統一的教學安排,接受學院的教學檢查和評估。
2、教務處、各分院采取不定期抽查和每月聽課檢查的辦法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進行評估。
3、教師隊伍接受學院每學期一次的期中教學檢查,各分院要及時將查課情況和學生問卷調查意見反饋教師,督促改進教學。
4、每學年進行一次綜合評估,年終評估為優秀的教師學院給予課時之外的特殊獎勵。
 
第十三條  教師課酬審度
一、分院于開學前兩周根據教學執行計劃的規定將本學期已聘任教師的職稱,授課名稱、時數、總課時費做出統計數報學院教務處備案審核。
二、分院實行周課時報表制,每周各班班長負責將各門課程的教學進度,教師本周上課時數(任課教師簽字)以報表形式上報分院,作為當月課時費統計的依據。教務處不定期抽查。
三、分院每月18日前根據當月實際授課時數將任課教師工資表上報院教務處審查。
四、教務處根據學期初分院上報的總課時費支出表逐項審核簽字后上交財務處。
五、財務處負責核實各項數據并計算機稅款后報主管院長簽字后打入教師工資卡。
 
 
第十  教師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條例
一、指導思想和依據
    指導思想:為了充分發揮教職工在我院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中的積極性、創造性,激勵廣大教職工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學術水平、管理水平及履行相應職責的能力,努力完成本職工作,特制定本條例。
    制定本條例的依據:
    中央職稱工作領導小組轉發的1986年3月3日職改字國科先[1986]第11號文件,包括
1、國家教育委員會《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
2、《關于“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的實施意見》
3、《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評審組織章程》
4、《關于教育系統職稱改革工作的部署和要求》
二、評審組織
    北京美國英語語言專修學院教職工專業技術職稱的任職資格并由分院組織評議、推薦,報學院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后由院務委員會核定。由院長簽發聘書并落實相應的工資待遇。
學院職稱評審委員會成員名單(待定)
三、任職資格:
    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能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能全面地、熟練地履行所任職務職責,積極承擔工作任務, 學風端正。
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一)助教任職條件:符合上述要求,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獲得學士學位,或在工作實踐中學習提高,經考試或考查,確認達到學士學位水平,經過一年以上見習試用,表明能勝任和履行助教職責。
2、獲得碩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證書或第二學士學位證書,經考察,表明能勝任和履行助教職責。
(二)講師任職條件:符合上述要求,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擔任四年或四年以上助教職務工作,已取得高等學校助教進修班結業證書;或確認已掌握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內容,具有本專業必需的知識與技能和從事科學技術工作的能力,能順利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籍,經考察,表明能勝任和履行講師職責。
2、獲得研究生班畢業證書或第二學士學位且承擔兩年或兩年以上助教職務工作,具有本專業必需的知識與技能和從事科學技術工作的能力,經考察,表明能勝任和履行講師職責。
3、獲得碩士學位且已承擔兩年左右助教職務工作,或獲得博士學位,經考察,表明能勝任和履行講師職責。
(三)副教授任職條件:符合上述要求,承擔五年以上講師職務工作;獲得博士學位且已承擔兩年以上講師職務工作,經考察,表明能勝任和履行副教授職責,并具備下列條件:
1、對本學科具有系統而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及時掌握本學科發展前沿的狀況,并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
2、教學成績顯著,能較好地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發表過有一定水平的科學論文或出版過有價值的著作、教科書、或在教學研究方面有較高造詣;或在實驗及其他科學技術工作方面有較大的貢獻。
(四)教授任職條件:符合上述要求,承擔五年以上副教授職務工作,經考察,表明能勝任和履行教授職責,并具備下列條件:
1、教學成績卓著。
2、發表、出版過有創見性的科學論文、著作或教科書,或有重大的發明創造。
3、在教學管理或科學研究方面具有組織領導能力。
對在教學工作或科學研究工作及其他科學技術工作等方面成績特別突出的教師,其任職條件可不受學歷、學位、任職年限等規定限制。
四、評審程序
1、申報人向院職稱評審委員會提交《高等學校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表》和反映本人業務水平及能力的材料(論文、著作、科研成果等1—2件),交報名費。
2、學院職稱評審委員會將申報人的材料寄出,請院外同行專家1-2人做出評審意見。
3、申報人在分院公開述職,分院在廣泛聽取意見基礎上,對申報人寫出分院推薦意見。
4、學科組召開評議會,以民主程序研究,對申報人的評議意見,應在充分討論基礎上,經無記名投票,贊成票超過全體成員的二分之一方為通過。
5、院職稱評審委員會召開會議,對學科組的評議意見進行復審,并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贊成票數超過二分之一方為通過。
五、聘任及待遇
    院長召開院務委員會,對院職稱評審委員會通過的申報人進行核定,通過后由院長簽發聘書(聘期一般為三年)并落實工資待遇。
 
第十六條   附  則
一、本規定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二、本規定自學校頒發之日起執行,學校以前所發的文件與本規定有矛盾時,以本規定為準,本規定與上級規定有矛盾時,以上級規定為準。

大鸡吧艹小逼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