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前引導
校園人向職業人轉變的關鍵
(1) 心態:包括職業意思和職業心態
?、?職業意思
職業意思就是時刻知道工作的方向。如果說,在學校更多的是“學習”的意識,那么,在職場更多的應該是“做事”的意識。要徹底丟掉別人、企業或者社會“應該為自己做什么”的想法,作為一個職業新人,要時刻提醒自己“我能夠給別人帶來什么”、“我能為企業帶來什么”。
?、?職業心態
剛入職的學生容易對工作期望太高,心里承受能力差,受不了挫折和工作的簡單、重復與枯燥;不能很好地與工作環境中的人相處,看低別人、抬高自己。其實,對一個職場新人來說,具備“歸零、珍惜、積極”的職業心態最重要,心態健康,如沐陽光。
(2) 工作方法
與崗位相適應的職業能力很多,對一個職業新人而言,善于與他人溝通、相處和合作,能知曉并控制自己的情緒很重要。
(3) 處世方式
踏入企業門檻的同時,個人要像糖融入水中一樣,盡快融入所在企業的文化,與企業倡導的保持一致;盡快熟悉所在企業的職場規則,包括顯規則和潛規則,絕對不碰雷區,有所為有所不為。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特點,不要憑經驗辦事。
(4) 責任意識:責任心、敬業精神、職業道德
責任心某種程度上能決定職業發展的難度,有責任心和敬業精神的人,不管在什么崗位,最后都能成為優秀的職業人。由于他把企業的利益看作是自己的利益,因此容易受到領導的關注和表彰,獲得更多的升遷機會。
職業道德決定職業發展的高度。良好的職業道德包括勤奮工作、忠于職守、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對學員畢業生而言,投入企業,就要對企業忠誠,不做對企業不利的事情;要重諾守時,做事認真專注,要懂得責任比職責更重要,才能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職業信譽。